-
从上述的学生背景来看,这七位同学的硬指标差不多,不过本科院校背景还是有差别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毕业于海南大学的姚同学托福分数低于宾大研究生院要求的最低分100,而且GRE成绩也略低。
-
美国建筑学专业对对硬件成绩的要求并不高,只要GPA达到了3.0,TOEFL达到100,GRE达到310,都是有机会申请到名校的。因为能吸引admission的要素里面,作品集和PS是最关键的。
-
M同学作为双非院校艺术管理本科学生,82分的GPA在英联邦申请体系中处于明显劣势。雅思6分的语言成绩仅达最低门槛,叠加院校背景弱势,构成了申请QS前百名校的双重障碍。
-
C同学做留学规划较早,在大一下就成了我们的签约客户。当时学生的成绩只有70出头,申请老师多次提醒他要提升GPA成绩,要不然是申请不到G5的。
-
三位同学都有较好的背景,在软背景方面也较为突出,能被录取也在意料之中。三位同学录取的项目均为STEM项目,就读时间短,就读难度不大,而且对于数学、编程等定量能力的要求相对宽松。
-
L同学申请的微电子是热门方向,港三申请者多数均分85+。学生有一项校级集成电路设计科研项目,一段3个月的某半导体公司工艺实习。申请团队将他的校级科研成果进行量化
-
S同学目标明确,想要申请英国名校的2年制商科硕士,提交申请时雅思分数不够,学生喜欢的KCL和曼大被拒了,后来又加申了澳洲的几所院校。
-
P同学本科背景偏传统机械设计,与NUS的智能机械、能源系统等前沿方向存在一定差异。由于P同学签约早,申请团队为他提升软背景作了针对性规划,指导他参与了
-
C同学签约早,实习和项目都经过了精准的规划,参与了校内两个项目和某头部券商金融科技部实习。从CS到FinTech的跨越看似困难,但是申请团队对IPA技术路线解读十分专业
-
Y同学有两年的建筑设计工作经验,因为职业目标发生改变,寻求读一个营销类的硕士。学生选择了混申美国、香港和澳洲的知名大学